基本素養 Basic Literacy

文化傳承
Cultural Heritage
藝術涵養
Artistic Culture

核心能力 Competence

語文表達能力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文學閱讀與欣賞能力
Literary reading and appreciation
社會實踐與實用能力
Social practice and practical ability

課程概述 Course Description

通過閱讀文選增強認識語言材料,理解文章內容掌握相關詞語及其主要義項,包括實詞虛詞和典故,注意古今意義的變化。掌握固定結構的形式、詞彙的語法功能和語序,理解文章所呈現的文化知識與文化內涵。
This course will enhance understanding of materials by reading essay selections,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Chinese medical articles, at the same time to master related words and their primary meanings, including content words, functional words, and allusion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of ancient and modern social differences. Simultaneously, to master the fixed sentence structures,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the words and word order, and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knowledg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presented in the articles.

課程學習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 建立醫學人文價值與關懷,促進當代新文科之跨域視野。
  • 藉由古代醫學文獻選讀了解語言知識以及語言文化。
  • 分析古代醫學文獻中醫案了解當代健康議題與發展解決之道。
  • 掌握古代醫學文獻中的常用詞語及語義表達通曉文意。
  • 課程進度 Progress Description

    進度說明 Progress Description
    1課程介紹:上學期主要談論醫學雜論與醫家人物傳記
    2醫藥雜論:孫思邈<大醫精誠>:善盡社會責任遵守職業道德規範,職業能力素質, 藉以提昇社會生活品質。 《大醫精誠》論述了有關醫德的兩個問題:第一是精,亦即要求 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 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誠,亦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 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 惻隱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 己所長,經略財物”。
    3醫藥雜論:孫思邈<大醫精誠>:善盡社會責任遵守職業道德規範,職業能力素質, 藉以提昇社會生活品質。 《大醫精誠》論述了有關醫德的兩個問題:第一是精,亦即要求 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 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誠,亦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 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 惻隱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 己所長,經略財物”。
    4醫藥雜論:孫思邈<大醫精誠>:善盡社會責任遵守職業道德規範,職業能力素質, 藉以提昇社會生活品質。 《大醫精誠》論述了有關醫德的兩個問題:第一是精,亦即要求 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 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誠,亦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 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 惻隱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 己所長,經略財物”。
    5醫藥雜論:陳念祖<醫學源流>童子入學,塾師先授以《三字經》,欲其便誦也, 識途也。學醫之始,未定先授何書,如大海茫茫,錯認半字羅經,便入牛鬼蛇神 之域,餘所以有《三字經》之刻也。
    6醫藥雜論:陳念祖<醫學源流>童子入學,塾師先授以《三字經》,欲其便誦也, 識途也。學醫之始,未定先授何書,如大海茫茫,錯認半字羅經,便入牛鬼蛇神 之域,餘所以有《三字經》之刻也。
    7醫藥雜論:陳念祖<醫學源流>童子入學,塾師先授以《三字經》,欲其便誦也, 識途也。學醫之始,未定先授何書,如大海茫茫,錯認半字羅經,便入牛鬼蛇神 之域,餘所以有《三字經》之刻也。
    8期中考
    9醫家人物傳記:<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了解職業導向與學思發展,並從各類醫案了解醫藥治 療。自我職業能力與興趣探索。 扁鵲反對巫術治病,總結前人經驗,創立望、聞、問、 切四診法。四診是中醫診察疾病基本方法的合稱,即「望聞問切」。西方醫學以 科技儀器探索生命奧秘,中醫則用感覺器官解讀身體語言。秦太醫李醯(xi/ㄒ一 戰國時秦國人,任秦武王太醫)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 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深入理解「六不治」的思想。
    10醫家人物傳記:<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了解職業導向與學思發展,並從各類醫案了解醫藥治 療。自我職業能力與興趣探索。 扁鵲反對巫術治病,總結前人經驗,創立望、聞、問、 切四診法。四診是中醫診察疾病基本方法的合稱,即「望聞問切」。西方醫學以 科技儀器探索生命奧秘,中醫則用感覺器官解讀身體語言。秦太醫李醯(xi/ㄒ一 戰國時秦國人,任秦武王太醫)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 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深入理解「六不治」的思想。
    11醫家人物傳記:<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了解職業導向與學思發展,並從各類醫案了解醫藥治 療。自我職業能力與興趣探索。 扁鵲反對巫術治病,總結前人經驗,創立望、聞、問、 切四診法。四診是中醫診察疾病基本方法的合稱,即「望聞問切」。西方醫學以 科技儀器探索生命奧秘,中醫則用感覺器官解讀身體語言。秦太醫李醯(xi/ㄒ一 戰國時秦國人,任秦武王太醫)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 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深入理解「六不治」的思想。
    12醫家人物傳記:華佗傳<三國志.魏志> 了解職業導向與學思發展,並從文中探究曹操與華佗之 間的關係,藉以反思職場環境。 「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華佗精湛的醫技, 如其擅長的二大醫技,一是利用針炙療法治病;二是令 病人飲其自創的麻沸散,使之醉後無覺,再行刳割療疾,具有神效,後被尊爲「外 科鼻祖」。「五禽之戲」則是華佗觀察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的特徵動作 所創立的一套醫療體操,使全身肌肉得以舒展
    13醫家人物傳記:華佗傳<三國志.魏志> 了解職業導向與學思發展,並從文中探究曹操與華佗之 間的關係,藉以反思職場環境。 「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華佗精湛的醫技, 如其擅長的二大醫技,一是利用針炙療法治病;二是令 病人飲其自創的麻沸散,使之醉後無覺,再行刳割療疾,具有神效,後被尊爲「外 科鼻祖」。「五禽之戲」則是華佗觀察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的特徵動作 所創立的一套醫療體操,使全身肌肉得以舒展
    14醫家人物傳記:華佗傳<三國志.魏志> 了解職業導向與學思發展,並從文中探究曹操與華佗之 間的關係,藉以反思職場環境。 「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華佗精湛的醫技, 如其擅長的二大醫技,一是利用針炙療法治病;二是令 病人飲其自創的麻沸散,使之醉後無覺,再行刳割療疾,具有神效,後被尊爲「外 科鼻祖」。「五禽之戲」則是華佗觀察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的特徵動作 所創立的一套醫療體操,使全身肌肉得以舒展
    15醫家人物傳記:戴良<丹溪翁傳> 了解職業環境分析,訊息獲取目標及行動計畫。 朱震亨(1281──1358 年) ,字彥修,元代婺州義烏 人。因他出生的赤岸鎮有一條溪流名叫丹溪,所以學者 多尊稱朱震亨爲 “丹溪先生”。金元四大家集大成,力倡“陽常有余,陰常不足” 之說,申明人體陰氣、元精之重要,故被後世稱爲“滋陰派”的創始人。
    16醫家人物傳記:戴良<丹溪翁傳> 了解職業環境分析,訊息獲取目標及行動計畫。 朱震亨(1281──1358 年) ,字彥修,元代婺州義烏 人。因他出生的赤岸鎮有一條溪流名叫丹溪,所以學者 多尊稱朱震亨爲 “丹溪先生”。金元四大家集大成,力倡“陽常有余,陰常不足” 之說,申明人體陰氣、元精之重要,故被後世稱爲“滋陰派”的創始人。
    17醫家人物傳記:戴良<丹溪翁傳> 了解職業環境分析,訊息獲取目標及行動計畫。 朱震亨(1281──1358 年) ,字彥修,元代婺州義烏 人。因他出生的赤岸鎮有一條溪流名叫丹溪,所以學者 多尊稱朱震亨爲 “丹溪先生”。金元四大家集大成,力倡“陽常有余,陰常不足” 之說,申明人體陰氣、元精之重要,故被後世稱爲“滋陰派”的創始人。
    18期末考
     以上每週進度教師可依上課情況做適度調整。The schedule may be subject to change.

    課程是否與永續發展目標相關調查
    Survey of the conntent relevant to SDGs

    本課程與SDGs相關項目如下:
    This course is relevant to these items of SDGs as following:
    • 消除貧窮 (No poverty)
    • 消除飢餓 (Zero hunger)
    • 健康與福祉 (Good health and Well Being)
    • 教育品質 (Quality Education)
    • 性別平等 (Gender Equality)
    • 淨水與衛生 (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
    • 就業與經濟成長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 氣候行動 (climate action)
    • 海洋生態 (Life below water)
    • 和平與正義制度 (Peace justice and strong institutions)
    • 全球夥伴 (partnerships for goals)

    有關課程其他調查 Other Surveys of Courses

    1.本課程是否規劃業界教師參與教學或演講? 是,約 2 次
    Is there any industry specialist invited in this course? How many times? Yes, about 2 times.
    2.本課程是否規劃含校外實習(並非參訪)? 否
    Are there any internships involved in the course? How many hours? No
    3.本課程是否可歸認為學術倫理課程? 否
    Is this course recognized as an academic ethics course? In the course how many hours are regarding academic ethics topics? No
    4.本課程是否屬進入社區實踐課程? 否
    Is this course recognized as a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Service learning course? Which community will be engaged?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