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素養 Basic Literacy
■ 文化素養
Cultural Literacy
■ 歷史意識
Historical awareness
□ 藝術涵養
Art and visual literacy
■ 公民素養
Civic literacy
□ 國際視野
Global Vision
□ 生命關懷
Concerns of Life
核心能力 Competence
□ 語文欣賞及運用能力
To use language skills
■ 慎思明辨能力
To think critically
■ 跨領域能力
To cross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 社會變遷因應能力
To adapt to social change
□ 生活實踐能力
To practice
□ 創新與領導能力
To innovate and lead
課程概述 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不是要訓練歷史學家。歷史學有自己的專業。這門課希望培養理解與欣賞歷史學的能力。 ‧可能有許多不同的立場來陳述科學史。在生物科學知識研究者的立場,期待能夠以切身的經驗,結合歷史發展的眼光來認識生物學發展重要的議題。希望透過歷史事件的陳述可以呈現生物科學知識的累積推進中人如何發揮理智。課程學習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課程進度 Progress Description
進度說明 Progress Description | |
---|---|
1 | 課程起源: 變遷的回顧與前瞻 (Dr.楊倍昌) |
2 | 生命現象裡的機械性:近代科學對於生物的定義及其取代型式。(Dr.楊倍昌) 討論主軸:由自然哲學到自然科學的轉變 |
3 | 印歐文明對生命的認知 (由實踐而論述)。(Dr.陳恒安) |
4 | 口述史研究法簡介。(Dr.王秀雲) |
5 | 科學家所看見的科技史,以細菌學為例。(Dr.鄧景浩) |
6 | 階段報告及討論。(Dr.楊倍昌) |
7 | 科學知識的物質性:遺傳學三部曲。(Dr.楊倍昌) 討論主軸: 科學知識為什麼會被遺忘 |
8 | 生物體的基本構成:細胞論,跳躍式的歸納法則。(Dr.楊倍昌) 討論主軸: 新工具對生物科學的影響 |
9 | 病菌:由未可知到可知。(Dr.楊倍昌) 討論主軸: 突破科學典範的要件 |
10 | 近代處理疾病的三種思考進路:免疫學、公共衛生及抗生素。(Dr.楊倍昌) 討論主軸: 評議科學的策略 |
11 | 達爾文演化論的生物性與哲學性。(Dr.楊倍昌) 討論主軸: 科學新視野的機會與危險 |
12 | 生物學革命的結構。(Dr.楊倍昌) 討論主軸: 生物學的視野及研究內容的改變 |
13 | 微歷史練習曲: 書報討論。 |
14 | 微歷史練習曲: 書報討論。 |
15 | 微歷史練習曲: 書報討論。 |
16 | 微歷史練習曲: 書報討論。 |
17 | 史學與哲學考察之綜合討論。 |
18 | 繳交期末報告 |
以上每週進度教師可依上課情況做適度調整。The schedule may be subject to change.
有關課程其他調查 Other Surveys of Courses
1.本課程是否規劃業界教師參與教學或演講?Is there any industry specialist invited in this course? How many times?
2.本課程是否規劃含校外實習(並非參訪)?
Are there any internships involved in the course? How many hours?